科技与工厂模式的结合,是个性化学习最大的壁垒

2019-08-27 09:52

【编者按】教育创新者们认为,自工业时代以来,课堂教学几乎没有变过。因为工业时代的目的是用同样的方法“培养”具有特定知识和技能的学生,这些学生就像工厂生产线上下来的产品。他们认为,技术有将学习个性化的潜力。

教育技术的发展,的确能消除学习差距,增加学生的参与度,培养他们的自主权,而且这些只是一个开始。将这种个性化教育模式用到工厂化课堂教学中,现实往往是残酷的,这一景愿,可能根本无法实现。

本文由智能观编译,经亿欧编辑,供业内人士参考。

教育技术不断发展的同时,传统教学也被妖魔化了。

教育创新者们认为,自工业时代以来,课堂教学几乎没有变过。因为工业时代的目的是用同样的方法“培养”具有特定知识和技能的学生,这些学生就像工厂生产线上下来的产品。他们认为,技术有将学习个性化的潜力。比如,用技术手段给学生制定学习方案,或用创造性的方法让学生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和空间,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混合式学习模式。

现在,我要说的是,我知道这种模式能给学生带来很多好处,所以我特别支持。它能消除学习差距,增加学生的参与度,培养他们的自主权,但这些只是一个开始。

我也相信,提供一种更具个性化的教育体验,激发每一名学生的独特优势,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,这也必将成为未来几代教育的希望。

然而,将这种模式用到上文提到的工厂化课堂教学中,可能无法实现目的。

定义数字化与个性化根据我的经验,混合式学习的神奇之处在于,老师能用技术手段将学习个性化,而不仅仅限于使用软件程序。课堂可以整合技术,但不需要改变课堂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。

下图显示了技术和个性化学习在课堂上是如何协同工作的(以及不工作的情况)。为了说明我的观点,我想提两个场景供你参考,一个来自象限一(高度数字化,但不是个性化),一个来自象限二(高度个性化,但不是数字化)。

工厂式混合模式有位老师得到一批电脑,决定将其用于教学。他按学生表现将其分为三个小组,三个小组的学生轮流进入三个混合式学习站,学习数学和英语课程。在这三个学习站里,有一个是技术站,学生可以在这里用在线程序按自己的节奏学习。

老师每节课重复三遍,但很少反思学生的学习数据。他的学生似乎很喜欢用电脑做任何事情,于是他继续延续这种形式。

这是上图象限一的一个完美例子:老师将学生的部分学习数字化,以对其学习进度进行更多控制,但他没有充分利用技术,没让学生对学习的时间、地点或路径有更多控制。

一种无技术的个性化模型一个公认的优秀老师,不使用在线学习程序,他每节课都有明确的目标,学生们也清楚这个目标与自己的关系。每节课,学生们都积极参与跟课程目标相关的思考、讨论和学习。他们学以致用,将知识应用到新的环境中。每个学生要在下课前掌握相同的目标,老师通过创造性分组和灵活的活动,为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支持。

这反映了象限二里的教学:老师努力为每个学生设置个性化学习,但技术却不见踪影。这种情景吸引了那些认为没有数字化也能实现个性化的人,他们认为这种情景比第一种情景(数字化+工厂批量生产的模型)更可取。

看过去错误的二分法这些例子过于简单。但它们确实提出了一个问题: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把工厂模型数字化,会创建怎样的课堂?混合成功的关键是超越这两种简单的情景,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。

如果老师能将情景二的高产实践与情景一的技术工具相结合,我们就可以实现一种严格的、高度个性化的教育模式。这种模式对学生和老师来说,都有可持续性发展的意义。

没有技术的个性化学习,是留给优秀老师的艰巨任务。值得庆幸的是,现在的软件程序和技术工具可以使这艰巨任务完成起来容易一些。然而,我们必须记住的是,技术与工厂模式相结合,并不能成功实现混合式学习。

为了使混合式学习模式产生变革性的影响,老师必须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以及相关性,坚持采用教学评估策略,并对结果作出反应,且为学生提供独特的路径,实现有意义的学习。

这些技能并不是混合课堂所独有的——正如我之前所说的,多年来,在没有技术的情况下,老师们一直使用这些策略。但是,它们令混合式学习发挥潜力,激发学生的个性化学习。

相关推荐阅读:

教育+互联网已经翻篇,教育+AI才是未来希望

五大好处VS九大挑战,人工智能和教育的化学反应怎么样?

数据量和从业者素质是AI进入教育行业的两大壁垒

本文已标注来源和出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。